廣西新聞網(wǎng) > 專題 > 科教 > “八桂文明美 禮贊新時代”專題 > 文明八桂 > 文明禮贊 > 正文 |
賴家明堅持17年到鄉(xiāng)村孩子身邊去講故事 |
2021年10月19日 10:41 來源:桂林日報 作者:周文瓊 劉玉婷 編輯:鄧達 |
賴家明正在學校給孩子們上課。資料圖片 賴家明在讀孩子們的來信。記者周文瓊 攝 桂林日報記者 周文瓊 通訊員 劉玉婷 賴家明是永?h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17年前他辦理了一起案件:一名16歲少年因將一名14歲少年打成重傷而入獄。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少年的母親找到賴家明,想去監(jiān)獄探視給兒子送棉衣,在探視的十幾分鐘內(nèi),母子二人抱頭哭泣竟說不出一句話。這一場景深深觸動了賴家明,他產(chǎn)生了想用實際行動幫助迷失方向的農(nóng)村孩子的想法。 賴家明開始下鄉(xiāng)到各個中小學去給孩子們講課,他講自己身邊的故事、自己經(jīng)辦的案例,沒想到很受歡迎。就這樣,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講了17年。 帶著“夢想”走遍永福中小學 賴家明每次出發(fā)就背上一個背包,里面裝著一個音響、一個話筒和一沓準備送給孩子們的書簽小禮物,還有一條宣傳橫幅。他笑著告訴記者,這個音響已經(jīng)是第3個了。有時他搭班車去,有時他自己騎摩托車去。背包大概有10公斤重,但賴家明身材高挑,這個包在他身上看起來不顯沉重。 賴家明講課的內(nèi)容很豐富,包括培養(yǎng)夢想、養(yǎng)成生活中的好習慣以及有關校園欺凌等課題。但他最常講的是“我的夢想”。他說,這看起來是一個很過時的話題,但在農(nóng)村很多孩子沒有夢想、沒有方向,也因此沒有動力。 他喜歡從自己的經(jīng)歷講起。他的課堂通常是這樣開始的: 小朋友們誰到過桂林呢?有誰到過南寧呢?到過的請舉手。有時會有三四個孩子舉手。到過廣州的呢?或許有些孩子的父母在那邊打工,他們暑假跟著去過。那么到過北京的呢?往往沒有一個孩子舉手。賴家明告訴孩子們,自己小時候的第一個夢想就是到北京天安門。 他講到自己考了7次大學才考上。上大學的時候他已經(jīng)22歲了,可他仍然沒有到過北京天安門,直到他工作后獲得了全國先進人物的榮譽,他才第一次到了北京,看到了天安門。他說自己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感覺像做夢一樣。 孩子們聽得入神,從賴家明的故事里第一次明白原來這就是夢想,原來有夢想是一件這么美好的事情,原來每個人都可以樹立自己的夢想,然后為之去努力。 賴家明也講他工作中遇到過的案例,以及他自己搜集來的各種故事,等等。他有些自豪地說:“每一次大家都聽得入迷去! 17年里,賴家明到過永福100多所中小學,他到過最偏遠的山區(qū),到過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村莊…… 一對一講課走進迷失少年的內(nèi)心 賴家明講課一共有三種方式,走進校園里給孩子們講課只是其中一種。他說,通過講大課可以讓孩子們認識他,信任他。他講課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到派出所,給那些被警察帶回到警局但又沒構成犯罪的青少年講課。在這里他有時還會和孩子們斗智斗勇。 去派出所給孩子上課經(jīng)常是夜里。有一個晚上,警察在永福鎮(zhèn)查夜帶回了幾個未成年少女。賴家明和其中一個12歲的小姑娘溝通后很快獲得了信任。她告訴賴家明,父母在她7個月大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不知去向,父親在外地打工,她常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通過手機她在社交平臺上認識了別的小姑娘,便逃學在外玩。賴家明對她耐心加以引導,讓小姑娘回家好好學習,不要和陌生人隨意接觸。 還有一次,警察在深夜帶回了幾個意圖破壞公共財物的年輕人,其中有一個未成年男孩。一開始見到賴家明,男孩一副誰也拿他沒辦法的耍潑樣子。賴家明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他一拍桌子,大聲說:“要是不老實,下回我可能就是在另外的地方見到你了,到時你會后悔的!焙芸戽(zhèn)住了孩子。后面與男孩溝通時,男孩一說到自己的父母離異,抹起了眼淚,賴家明又溫柔下來,細心傾聽男孩的苦惱,并開導他,臨走時叮囑男孩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找賴老師,賴老師會幫助他的。 賴家明和孩子們溝通出了名,也有不少孩子主動找上門來要和他聊天。他就對孩子們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小航(化名)就讀永福中學時正處于人生的迷茫期,沉迷游戲無法自拔,成績不斷退步。小航覺得,他并不是簡單地玩游戲,而是希望將來成為一名原創(chuàng)游戲設計者,提升國產(chǎn)游戲的競爭力。在賴老師的辦公室里,小航開始很不屑地反問賴家明你懂游戲嗎?賴家明不僅回復了他對游戲的理解,還通過實際的案例讓小航知道成為游戲設計者要有強大的知識背景做支撐。后來,小航許諾放下游戲,重新回歸學習。每當在追夢路上遇到困惑和內(nèi)心不堅定時,賴家明都會及時給予他幫助和疏導。今年,小航以超出一本分數(shù)線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還有一位曾經(jīng)受到過侵害的女學生心理出現(xiàn)問題,并出現(xiàn)了自殘等行為,賴家明通過幾個月不斷地和該學生溝通,耐心開導她,終于陪伴孩子一步步走出陰影。 賴家明保留了厚厚一疊信,足有上千封,都是孩子們寄給他的,他們跟賴老師訴煩惱,聊心事,談夢想……賴家明認真地讀每一封信,說他在讀信的時候仿佛看到了這些孩子期盼的眼睛,他會給每一個來信的孩子回信,甚至會直接找上門去。 17年收獲了很多難忘的美好回憶 17年的時間,賴家明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他也收獲了很多。 拉木小學有100多名學生,70%以上都是留守兒童,學校很簡陋,但賴家明到現(xiàn)在都能記得學生坐在泥巴操場上,課上到一半時下雨了,孩子們卻不愿走,要聽他講故事,于是全體人員擠進一個教室里,站著聽完賴家明講故事。結束時,孩子們說沒有禮物送給賴老師,便一起唱了國歌送給他!懊慨斘蚁肫疬@個畫面,心中充滿了感動! 在拉達小學講課時,突然停電了,孩子們卻圍坐在操場上不愿離開,在月光下聽完了賴老師講故事。 在永安鄉(xiāng)太和村太和小學講課后,一個小女孩走到他身邊拉著他說:“賴老師,我可以抱抱你嗎?”賴家明說,孩子們的眼神讓他無法不想再一次回到學?纯此麄儭 賴家明還給記者看了他辦公桌上的一捧糖果,這都是聽他講課的孩子們送的禮物。賴家明舍不得吃,就放在辦公室里,每每看到總是心頭一熱。 賴家明說,和孩子們接觸,自己的心也變得更加單純,更為專注地去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他也很感激孩子們給他帶來的一切。 “賴老師”不會退休 賴家明長年和“問題”孩子接觸,他察覺到多數(shù)農(nóng)村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家庭的關系最密切。 因此,賴家明不只是走到這些孩子身邊,還要走到農(nóng)村的家長群里,走到學校的老師當中去。這也得到了他所在的檢察院系統(tǒng)和當?shù)卣闹С帧?/p> 近年來,依托“呵護未來”志愿服務隊,桂林市人民檢察院、桂林市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永?h中小學校及鄉(xiāng)鎮(zhèn)等地掛牌6間“賴老師工作室”,開辟了“賴老師課堂”“賴老師信箱”,志愿服務隊進入桂林市的中小學校開展了500多場活動,參與聽課的學生、老師、家長和群眾達20萬人次,幫助和挽救有不良行為和迷途青少年120多人,資助貧困學生、困境學生、留守兒童和服刑人員的子女達80余人。 賴家明今年57歲,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但是給孩子們上課這件事上他卻沒有退休的打算。他說:“我下鄉(xiāng)路上看到的風景太美了,我給那些山里的家長講課后他們的笑臉太溫暖了,每次擁抱一個受傷的孩子后他們的快樂都把我感染,我可以做的事還很多很多!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