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0月9日電 題:從伐木工到護林員——甘肅迭部的“綠色”轉(zhuǎn)身
新華社記者崔翰超、何問
護林員楊安生和魏永安這對13年的巡林老搭檔,爬到山腰的位置,巡林路已過一半,二人便靠著大樹坐下,歇歇腳?粗矍暗木G色,他們心中感慨不已。
秋高氣爽,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林場內(nèi),云杉、油松等喬木高大挺拔,大樹下一簇簇灌木也綠意盎然,再往下看,則是各類花草和菌類。這些茂密的植物層層疊疊,仿佛給青山披上了綠色的斗篷。
“要把過去砍的樹都種回來,讓子孫能在綠水青山里生活!睏畎采f。
1990年,楊安生到當(dāng)?shù)亓謭鰠⒓庸ぷ鳌D菚r候林場里面“伐的多、種的少”,當(dāng)?shù)孛窬咏ㄖ鄷玫侥静,村里要蓋房子都會申請指標(biāo),林場便會在伐木季統(tǒng)一進行采伐。除當(dāng)?shù)睾戏ńㄔO(shè)用木材以外,過百萬畝的林海,盜伐也防不勝防。
雖然那時林場每年也會種植樹苗,但植樹造林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斧頭和油鋸落下的速度。年復(fù)一年,一棵棵擎天大樹轟然倒下,綠色隨之悄然褪去。同時,失去了森林的庇護,沙塵暴開始侵蝕這片凈土。
改變發(fā)生在1998年,我國啟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當(dāng)?shù)卣_始“封山育林”,全面禁止砍伐樹木,林場里的伐木工紛紛變成了護林員。
這一年魏永安也來到林場工作,他不知道怎么伐木,只知道要植樹造林,才能涵養(yǎng)水土,保住這一方家園。
種樹護林成了林場最主要的工作。每年春秋兩季便是最忙碌的時間,大伙把樹苗栽在山上,栽在溝里。如今,60多人的林場,平均每年要栽種15萬棵左右的樹木。
種得好不如護得好。護林員每天兩三人一組巡林,查看樹木生長情況,排查山火隱患,看哪里樹木受損,哪里需要補栽。
記者了解到,目前,迭部縣植被覆蓋率已達87%,森林覆蓋率則達64%以上。不斷改善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當(dāng)?shù)氐牟刈屣L(fēng)情,吸引了許多游客慕名而來。
楊安生有時會回去看看他種的第一棵樹,這是一棵樹齡29年的云杉。楊安生說:“只要好好生長,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