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已近黃昏,在夕陽的映襯下,大同古城墻顯得雄偉高大、氣勢壯美。雖然雁北傍晚的氣溫只有10度,依舊有許多游客爭相登上古城墻,或飄逸舞動留影定格,或一行幾人騎著腳蹬游覽車,愜意地游走在城墻上,沉醉其中,用腳步丈量著古城墻的歷史。
大同古城墻位于大同市區(qū),古城面積3.45平方公里,輪廓呈正方形,F(xiàn)存城墻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來的。城墻高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周長7.2公里,建有古城門四座,東曰和陽門、南曰永泰門、西曰清遠門、北曰武定門,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我國現(xiàn)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也成為大同一道亮麗的風景。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 吳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