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30日20時訊(記者 林楠 實習生 邱小雅)閱讀,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么?今(30)日,“文化行走.閱讀中國”--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城聯讀活動全國啟動儀式暨聶震寧專題講座活動在重慶圖書館舉行,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在重慶圖書館的啟動儀式上做了主題為“改變,從閱讀開始”的講座,會后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一起來看他對閱讀的理解。
讀:要學會速讀
在當下,部分家長追求培養(yǎng)孩子的細讀能力,在聶震寧看來,小孩子的閱讀過于計較字詞句,會讀得非常慢,而其實小孩子的閱讀重在培養(yǎng)他對閱讀的興趣和感覺!安荒芟裾Z文教學一樣帶領他們讀課外閱讀,字詞句就已經花了很多時間,那還如何體悟閱讀的感覺、審美的感覺?”
那么,是不是不用細讀呢?當然不是,聶震寧說:“有了速讀才會有細讀,你不細讀是不會知道哪些書是好書,那么你選擇慢讀的書就可能選錯!倍^的細讀就是要把書讀透,只有細讀了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專業(yè)人士。
選:要學會精選
如今,全民閱讀蔚然成風,但俗話說“好讀書,讀好書”,到底什么書才是好書?
“挑選書籍一定要學會看出版社,尤其是在閱讀外文書籍的時候還要看譯者!甭櫿饘幗榻B,好的出版社能把書籍做得更專業(yè),而一個更好的譯者更把書翻得更加精確,文學性更強。
據聶震寧介紹,現在我們國家圖書業(yè)連續(xù)十多年保持百分之五左右的增長率,而為何可以保持這么高的增長率?在他看來,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全民閱讀。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碎片化閱讀與整體化閱讀實質只是這種趨勢發(fā)展出的兩種閱讀形式。對此聶震寧表示,圖書的體系相對完整、內涵也更加豐富的,他不是信息閱讀能取代的。
采訪結束時,聶震寧感慨地說:“只有閱讀,我們才不會保守;只有閱讀,社會才會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