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奧會冠軍靳志鵬:我無法改變身體的殘疾 卻能讓心理更健全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題:殘奧會冠軍靳志鵬:我無法改變身體的殘疾 卻能讓心理更健全
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
在5月20日中國第二十八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舉行了以“殘疾人體育康復健身有你有我”為主題的助殘活動,里約殘奧會游泳冠軍靳志鵬在活動后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
“我是殘疾人,我同樣能為國爭光。”
1992年,靳志鵬出生時因母親難產(chǎn)造成“腦性癱瘓”,直到5歲都無法下地走路。由于此前花費巨大,家里已難再承受高昂的治療費用,在他需要接受水療時,他父母聽人建議帶他去學游泳,沒想到這一無奈之舉卻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那時我在陸地上完全不能動,但下水后放松的四肢卻很自如,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游泳!弊境靥_上的靳志鵬似乎又回到了20年前,臉上露出孩童般清澈的笑容。
正如一條古老的英文諺語所言,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道門后,一定會打開一扇窗,那池碧水正是彼時那位殘疾兒童窗外的風景。2005年,13歲的他參加福建省殘運會獲得銀牌。隨后,順理成章地進入省隊、國家隊,并在2016年的里約殘奧會上,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游泳項目冠軍。
對于一個腦癱患者而言,這其間的艱辛唯他自知。但他從始至終帶著滿足的笑容,只是在說到領(lǐng)獎時的些許激動,能讓人模糊想象他那不平凡的來路。“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我很平靜,覺得這是我應該得到的結(jié)果。但站在領(lǐng)獎臺上耳聞目睹奏國歌、升國旗時,我卻想流淚——我是殘疾人,但我同樣可以為國爭光!”
“我無法改變身體的殘疾,但卻能讓心理更健全”
靳志鵬坦言,很多殘疾人因身體的缺陷會比常人更敏感、更脆弱,他自己也曾非常介意。殘疾人使用的是免費公交卡,刷卡時發(fā)出的聲響與普通卡不同,“那時,我特別受不了那張證明我是殘疾人的公交卡,哪怕是花錢,也要辦一張普通卡!彼f。
父親知道后與他進行了一次談話!拔野终f我自欺欺人,說無論怎么掩飾,只要走兩步,誰不知道你是殘疾人?!你要想別人不用同情的眼光看你,就得讓別人佩服你!
正是這次談話,讓他開始冷靜地審視自己的處境,思考作為一個殘疾人該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面對這個他曾經(jīng)有些畏懼的社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運動水平的一路上行,他的認知也逐漸提升。2016年,他進入北京體育大學殘疾人冠軍班就讀,將近兩年的學業(yè),進一步拓展了他的視野。
他說,他非常贊同一位老師的話,社會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殘疾人也只是各色人物中的一類角色,至于這個角色是喜是悲是勵志,全靠自己賦予。“我雖然無法改變身體的殘疾,但卻能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全、更陽光,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成績,來改變外界對殘疾人的看法!
“以平常心待我們,就是對殘疾人最好的尊重”
在第二十八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中國已逐步形成關(guān)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對待殘疾人,恐怕并非所有人都很明晰。
靳志鵬說,現(xiàn)在外出,他能明顯感覺到周圍人等的善意和友好,那些熱情和關(guān)心讓他非常感動,但有時也會讓他“不自在”。
有一次他和同樣肢體殘疾的女朋友去旅游,登山過程中,引來一路側(cè)目。他半開玩笑地稱:“那天基本是我們在看風景,他們在指點我們。其實我們出來旅游,真的只是為了放松、看景,不是來博同情、秀勵志的!
同樣是在那次的旅行中,他們邂逅幾位驢友,驢友們與他們邊走邊聊,只是在遇到很差的路況時才會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讓他感到非常輕松、愉快。
“殘疾人只是身體的某個部位被做了‘記號’的普通人,陌生人見面點頭、微笑,自然就好。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心待我們就是對殘疾人最好的尊重!彼f。
“希望到結(jié)婚時,我能抱起我的新娘”
雖然有了女友,但何時步入婚姻殿堂于靳志鵬而言還是未知數(shù),因為他希望“等到我能真正照顧好她時再娶她”。
當記者問他怎樣才算真正照顧好她時,他沉吟片刻說:“比如能抱起她!钡S后的解釋,卻給這一溫馨浪漫的畫面增添了些許沉重的色彩,也更讓人心生敬意。
他說:“我女朋友的傷殘級別比我高,在家里很可能會摔傷,那時我就要充當她的腿!钡X癱患者平衡力能力差,腰部力量不足,所以他正在加緊進行各方面的鍛煉,提高體能,在保持競技狀態(tài)的同時,也提升負重行走能力,承擔起未來家庭頂梁柱的責任。
雖然靳志鵬還無法給出他婚禮的時間表,但期望他抱起他的新娘時不為其它,只為浪漫與恩愛。(完)